本文为一篇杂谈,带有大量的个人观点。欢迎大家交流或者喷
记得差不多10个月前,我写了一篇世涛与波特的区别,从18世纪的英国讲到现代的美国。通过多个维度,历史、配方、BJCP组织的定义来阐述我的观点。而在文章里,我就引用了一位啤酒作家的内容来佐证观点。这位啤酒作家就是Ronald Pattinson。
*9.30日我将会在香港与Ronald Pattinson见面,有任何想提问的,在留言区留言,我会筛选一些问题来提问。还不清楚他是谁?请往下看
啤酒作家
其实,何为啤酒作家(Beer Writer)?就好像有专门的美食作家(Food Writer)一样,啤酒作家写的内容关于啤酒。在维基百科里,美食作家撰写的内容包括:食评(Food Critics)及食物历史(Food History)。假如你单纯只是会写食评,就不能称之为美食作家了。而美食作家也是需要很强的写作、信息收集及逻辑能力,例如Jonathan Gold (1960-2018),知名美食作家/评论家,就获得过普利策评论奖(Pulitzer Prize for Criticism)。而且其博学程度,令人惊叹,大家可以看看关于他的纪录片,《黄金之城》。
《City of Gold》
啤酒作家亦然。英国有一个英国啤酒作家协会(The British Guild of Beer Writers),他们更加夸张,他们需要各式各样的媒体人才,而不仅仅是写文章,包括记者、摄影、视频制作等等。当然,并不代表我认同这样的方式。只是“作家”这个词并没有那么容易当上,不仅要有出色的品味,评论技巧,甚至要有一定的宣传手段。
The British Guild of Beer Writers logo
啤酒当然也属于美食的范畴,而目前进入美食写作的大趋势就是:从评论开始做起,门槛是最低的。类似于大众点评、Tripadvisor这类的点评类网站,让评论的成本大大降低,弱化了专业及业余的界限,似乎只要你会写一段文字,就可以获得大家的信任,这是互联网美食评论革命1.0。
Tripadvisor
但这种扁平化的革命导致了另外一些问题,就是信任度的下降。尽管没有大众点评之前,商家可以靠广告收买人心。但有了大众点评之后,大家开始“可能不会再相信任何人了”。商家投放了那些很难辨别的水军、而某些点评者不中肯的评价,都使大家在筛选有效信息时需要花更多的力气。而这种不信任,滋生了大家对于其他感官的盲目自信,例如只要赏心悦目的环境就能加分不少,只要有人排队,味道就不会差到哪去等。从而催生了很多网红店,甚至一套“打造网红店”的体系。
网络水军
正因为1.0后期逐渐浮现的弊端,希望在专业路线上发展的人,重新注重建立自己品牌,用更加多元化的,更加详细具体的描述,再去作评论,重建大众信任。其中不乏正正经经讲历史,讲制作方法流程,讲文化的美食作家。这就是互联网美食评论革命2.0,大量的美食评论家开始注重了解背后的知识,背后的历史,从而慢慢进入到美食作家的范畴。
其实啤酒也一样,很多人想从事这个方向的人发现,啤酒一旦过了赏味期(甚至只是新鲜程度不一样),味道就开始出现差异化。写啤酒评论经常被人怼,我喝得怎么和你的不一样。既然如此,不如写写其他东西?所以,据我观察,业内大部分啤酒作家主要都不写啤酒评论,而是写背后的东西。
Ron Pattinson
Ron Pattinson就是很具有个人特色,甚至可以说是代表性的啤酒作家。在啤酒业内,有人会称他为啤酒历史学家(Beer Historian)。历史学家这个词其实比较重,是否给人一种大言不惭的感觉?尽然我对其了解不算深入,但是我很钦佩他有着很强的检索以及整理能力。
Ron Pattinson
Ron本身是一名程序员。老一辈程序员都挺喜欢写博客的,只不过他有点另类,他写的内容是关于啤酒历史。他的博客名称叫Shut up about Barclay Perkins,Barclay Perkins是英国历史上一间相当著名的酒厂。假如看Porter的历史,一般都会出现该酒厂的名字。
Barclay的酒标
博客为什么起这个名字?这是他对身边人态度的一个反击。不得不承认,历史的确不是大多数人的菜。Ron的朋友告诉他:别整天在嘴边挂着Barclay Perkins,Barclay Perkins;他的孩子告诉他:不要再读那堆垃圾了(Dad. Can you please stop reading that old crap.)于是,他选择了孤独而又不孤独的互联网,把他的研究成果和想说的写在博客上,用互联网作为自己宣传的渠道和无声的控诉。
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,但Ron不太相信这套。Ron有几次就其他啤酒作家在杂志上发表的“错误”历史知识提出批评。他到底凭什么去批评别人写的东西呢?他会去找证据。经常浸泡在图书馆里,找那些两三个世纪前的老书去看(这也是被人称为老学究的原因)。然后把整理出来的知识写成博客。所以他的博客几乎就是一个大英啤酒的博物馆。他还自豪地说:任何关于苏格兰啤酒的历史,不要信其他人的。
一篇关于1947-2004年所有苏格兰世涛的文章汇总,包含了品牌、酒名、价格、酸度、FG、OG、发酵度等
除此之外,他依旧热衷于酿制那些旧配方。他出了一本书叫《The Home Brewer's Guide to Vintage Beer》里面全部是一些很老的啤酒配方。作为一名自酿啤酒爱好者,他会亲手去酿造自己找到的古老配方。但需要提醒的是,即使有配方也不可能100%还原当时的口味。源于酿造工具,原料,时间,温度等软硬条件的缺失。
Let‘s brew系列文章,给出配方及部分制作工艺,一起酿造以前的啤酒
无法复原不代表没有任何意义,配方不变,而其他改变,至少可以了解历史上大家对于口味上的进化的曲线,也有一定的逻辑关系。毕竟一些大的框架是不会改变,例如,不可能因为时代的不同,比重的定义就有所改变,麦芽的风味就完全不一样等等。还是可以依靠配方来推断一些历史事实。
除此之外,他会去寻找啤酒的其他历史资料,例如酒花种植,大麦产量,产品销量,人均消耗量等等。他不但搬运数据,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证实之。例如某年啤酒减产的原因,某些啤酒风格消失的根源,进出口量也与当年的哪些事件有关等等。如下图,用资料证明伦敦的麦芽是自己生产,但大麦某些部分靠进口。
1889年,伦敦大麦及麦芽进口量
为什么要关心历史
聊了那么久。其实我想回到一个问题上,为什么要关心历史,无论是Ron还是我们。思前想后,其实我们和Ron的家人朋友一样,是对历史没有功能需求的。我们不需要了解酒款是如何发展的,不需要了解名字是怎么来的,我们不需要了解这些才能够喝酒。
历史其实是一种情怀,喜欢的人从中会挖到无数宝藏,而不屑一顾的人只会将其当成一堆过气的垃圾。但既然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,历史就一定会被需求,而这种需求可能是怀旧、可能是个人博学、也可能是附加在产品上的额外价值。当然,唇枪舌战的时候,历史就是你最尖锐的武器。
现代,有无数的人为了寻找、记录、传播、传承历史而努力。当然,你可以将他们的成果看为“没什么价值的小学时期语文课本”,但你也可以看为“很珍贵的小时候爸爸妈妈买的玩具”。我相信,你最终总会找到想去了解的那部分历史,但在此之前,请尊重那些为你整理历史的人,以免想了解的时候追悔莫及。
-EOF-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该公众号